日历

2025 - 7
  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  
«» 2025 - 7 «»

日志分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12-11-16

我们置身其中的人才牛市

多年以来用于定价、分配和分析金融资产的工具现在被应用到“软性”的人才资产上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“自由化”,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正在出现——不仅有经纪人、交易所,还有一整套点滴形成的规则 bV"l8 E2  
o[d O`R  
    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宕起伏吸引了所有关注新经济的人们的目光。然而,如果你认为股票市场是今天一切行动的中心,你就大错特错了。因为你错失了新经济最热门、也是最重要的市场。它就是人才市场。 xL*;MwD!B  
q,GkO@)  
    1998年,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(范围涉及77家公司和6000位经理人),麦肯锡公司得出一个结论:在今后20年里,最关键的企业资源不是资本,不是战略,不是研发,而是人才——有头脑,有经验的商业人才,他们精通技术,富于全球眼光,有灵活的运营能力。对他们的需求到处都在不断上升,但这种人才的供应却呈下降趋势。 24\R`\p  
Vb rjr  
    麦肯锡的研究小组对上述情形可能导致的后果直言不讳:研究报告的题日就叫做《争夺人才之战》。对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的搜寻和挖掘将成为一场代价不菲的持久战。它同时也是一场没有最后胜利的战争。公司不仅必须设计更富于想象力的招聘办法,而且,还要更加努力留住已有的人才,防止人才“肥水”流入外人田。 p|_m&EG.  
.K]ez;Xf  
    新经济中,竞争是全球性的,企业战略呈现越来越高的透明度,就算你实施了一项优秀的战略,其他人也可以很快效仿;资本市场供应充足,只要有好的主意和好的项目,资金并非难不可及;技术更新的周期日渐趋短,好点子的产生和扩散都更容易,在这种环境下,人才成为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。在麦肯锡的调查中,能够充分追求成长机会的企业只有60%;其余的公司说,它们有想法,也不乏资金,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来实施想法。 h<]~tRUB.  
'}kp[#bH{  
    现在,争夺人才的战争已经打响。不过仍处在游击战阶段,有些受到攻击的企业甚至都没有觉察到被袭。然而,最终这场战争一事实上会发展为大规模的全球性战争,就像前一时期德国公开到中国来招聘IT人才所显示的一样。对企业而言,打赢这场战争事关它们的成功,甚至事关它们的生存。 B1y=P4bg  
CpS~Q"j`  
    人才之战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,那些被视为人才的知识工作者现在极易转换阵营。越来越多的全职员工开始加入到自由职业者的行列中。在进入新世纪之前,独立工作承包人的比例在全美劳动大军中所占的比例就已经突破15%。所谓独立工作承包人既包括那些在项目与项目之间流动的临时工,也包括自我设计项目、然后投入长期精力的自由专业人士。 :5d`%aOG_  
={Wr\I$z0  
    因应这一局面,多年以来用于定价、分配和分析金融资产的工具现在被应用到“软性”的人才资产上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“自由化”,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正在出现——不仅有经纪人、交易所,还有一整套点滴形成的规则。 aS#y7bg  
a2^c*H38:  
    一种新型的人才中介机构浮出水面。它不像猎头公司,不像咨询公司,更不是劳务公司,准确的说法也许是“人才套利公司”,依靠市场差价赚钱:它以卖主认可的价格“购买”人才,再将其“卖给”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买主。它帮助寻找工作者管理他们的职业生涯,甚至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,因为自由职业者在房屋贷款和退休计划等方面非常需要得到帮助。这些自由职业者不是劳务市场上的商品(在劳务市场上,出价越低者越容易达到目的),而更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。 :6n3  
Ft5C'I|A  
    人才的股票性质从一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:新型的人才中介机构仿佛交易所,人才需要申请才能进入,而交易所本身会对他们实施严格审查,包括笔试、电脑模拟、严格的面试,对以往工作成绩的仔细分析,以及对将来可能表现的评估。人才只有通过审查之后才能交易。 sS'k091 M  
&ghBf]   
    人才交易所把买主和卖主联系起来。人才承销商和专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商随时准备带领人才上市。新型的管理顾问不断为公司管理其人才组合提供建议。经纪人每时每刻将人才卖出和买进,而价格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。 uiLr8*:  
多年以来用于定价、分配和分析金融资产的工具现在被应用到“软性”的人才资产上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“自由化”,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正在出现——不仅有经纪人、交易所,还有一整套点滴形成的规则 8b,@<Re  
o!.>*0NO  
    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宕起伏吸引了所有关注新经济的人们的目光。然而,如果你认为股票市场是今天一切行动的中心,你就大错特错了。因为你错失了新经济最热门、也是最重要的市场。它就是人才市场。 <>{=G,q  
1yI|ynz  
    1998年,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(范围涉及77家公司和6000位经理人),麦肯锡公司得出一个结论:在今后20年里,最关键的企业资源不是资本,不是战略,不是研发,而是人才——有头脑,有经验的商业人才,他们精通技术,富于全球眼光,有灵活的运营能力。对他们的需求到处都在不断上升,但这种人才的供应却呈下降趋势。 O- wHK#z  
D ?v~b&xy0  
    麦肯锡的研究小组对上述情形可能导致的后果直言不讳:研究报告的题日就叫做《争夺人才之战》。对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的搜寻和挖掘将成为一场代价不菲的持久战。它同时也是一场没有最后胜利的战争。公司不仅必须设计更富于想象力的招聘办法,而且,还要更加努力留住已有的人才,防止人才“肥水”流入外人田。 U$0~B%s{  
/y6Lr*8s  
   .ESWVdg  
Y'4wv`<d  
来源:价值中国网 作者:胡泳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1) |  浏览(5671) |  收藏
一共有 1 条评论
笑看今朝 2012-11-16 22:53 Says:
  新经济中,竞争是全球性的,企业战略呈现越来越高的透明度,就算你实施了一项优秀的战略,其他人也可以很快效仿;资本市场供应充足,只要有好的主意和好的项目,资金并非难不可及;技术更新的周期日渐趋短,好点子的产生和扩散都更容易,在这种环境下,人才成为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。在麦肯锡的调查中,能够充分追求成长机会的企业只有60%;其余的公司说,它们有想法,也不乏资金,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来实施想法。

    现在,争夺人才的战争已经打响。不过仍处在游击战阶段,有些受到攻击的企业甚至都没有觉察到被袭。然而,最终这场战争一事实上会发展为大规模的全球性战争,就像前一时期德国公开到中国来招聘IT人才所显示的一样。对企业而言,打赢这场战争事关它们的成功,甚至事关它们的生存。

    人才之战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,那些被视为人才的知识工作者现在极易转换阵营。越来越多的全职员工开始加入到自由职业者的行列中。在进入新世纪之前,独立工作承包人的比例在全美劳动大军中所占的比例就已经突破15%。所谓独立工作承包人既包括那些在项目与项目之间流动的临时工,也包括自我设计项目、然后投入长期精力的自由专业人士。

    因应这一局面,多年以来用于定价、分配和分析金融资产的工具现在被应用到“软性”的人才资产上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“自由化”,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正在出现——不仅有经纪人、交易所,还有一整套点滴形成的规则。

    一种新型的人才中介机构浮出水面。它不像猎头公司,不像咨询公司,更不是劳务公司,准确的说法也许是“人才套利公司”,依靠市场差价赚钱:它以卖主认可的价格“购买”人才,再将其“卖给”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买主。它帮助寻找工作者管理他们的职业生涯,甚至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,因为自由职业者在房屋贷款和退休计划等方面非常需要得到帮助。这些自由职业者不是劳务市场上的商品(在劳务市场上,出价越低者越容易达到目的),而更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。

    人才的股票性质从一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:新型的人才中介机构仿佛交易所,人才需要申请才能进入,而交易所本身会对他们实施严格审查,包括笔试、电脑模拟、严格的面试,对以往工作成绩的仔细分析,以及对将来可能表现的评估。人才只有通过审查之后才能交易。

    人才交易所把买主和卖主联系起来。人才承销商和专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商随时准备带领人才上市。新型的管理顾问不断为公司管理其人才组合提供建议。经纪人每时每刻将人才卖出和买进,而价格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。